找到相关内容309篇,用时52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武学与禅学

    太极拳谱日:“先在心,后在身。在身,则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忘我”、“无我”就“意味着甚至超越了所谓的‘集体无意识’”达到真正的“禅境”。孙禄堂先生的武学修为就曾达到过“无我”之境。只有“无我”...

    章钫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411957364.html
  • 整合头脑、心和灵魂

    灵魂是静心。灵魂就是去知道你自己,藉着知道你自己去知道存在的意义。知道灵魂是将一个光带进你内在的黑暗世界,除非你的内在被点亮了,否则所有外在的光都没有用。在你里面就只有黑暗无尽的黑暗和无意识,你所有的...

    奥修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7092762485.html
  • 从动物看生死根本我执

    相差天渊,而是极简单的。低级动物,绝无意识,唯阿赖耶识以执持生命舆末那我执,及类似五识之身触少分。  佛教中末言动物心理。虽菩萨发心,广度一切有情,若胎生、若卵生、若湿生、若化生,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

    单培根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1320064083.html
  • 意根探索

      我们有无意识时,如熟睡无梦时,如昏迷时,此皆不但无五识知觉,也无意识思想。然而仍是有生命的,不是死了。这时,不应当说惫根也没有了。应当有意根存在,后来意识方可依之而复醒。犹如有五根不坏,五识方可断...

    单培根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593767337.html
  • 试论阿赖耶识存在之必然性

    而存在。由此可见,唯识学建立阿赖耶识完全有它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   第八阿赖耶识,根据心理学家认为是潜意识、下意识、无意识,因为它不生起意识作用,这是心理学中的一个中心问题。“潜意识”者:潜者是潜伏在内,说明它的功用是潜伏而不显现的,一种不活动的心力。“下意识”者:即是心理学上所说的,代表一种心理生活的更深切更重要的部分。“无意识”者:即是说它没有意识活动作用的心。潜意识是别有其功用的,并不是...

    理证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431553339.html
  • 浅谈禅宗悟性的美学价值

    而应该表现“真我”。  “真我”生成的最佳状态就是无意识,它表现为运动过程的自发和自然的特徽,受控于一种本能而不是意志。婴儿进食就是无意识的活动,吃甚么,怎么吃,完全取决于客观规律的先天规定,这是一种...一次用手指了一下帘子,时有两僧同去卷帘,法眼评价说:“一得一失。”为甚么同一个动作却产生了截然相反的结论呢?这是因为失者是用心思索去做的,而得者完全出于无意识,动作有了灵性,这就是被称为“大圆镜智”。...

    逸 人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390466117.html
  • 东西方精神的对话— 藏传佛教和荣格心理学

    交谈,他们耐心地倾听它的信息,并给予他们最大的和最认真的关注。这样创造出更广阔的人格,意识增强并发生转 化,人的自性即灵魂显现。其实,这个心理平静发展的过程中,无意识丰富了意识,意识又照亮了无意识,这...相信对方论证正确,认为值得通过比较和讨论来修改互相矛盾的观点,否则将它们明确的区分开。   最後,一旦自我和无意识相互妥协,个人能够有意识地生活,就必须遵守某种伦理观点和义务:即个人再不能像以前没有...

    不详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07/07492986814.html
  • 汉画像创作心理探微

    决定了人的情感、知觉、想象、理解等种种心理行为的积淀,荣格称之为集体无意识。这些无意识知觉一旦被唤醒,很容易就成为艺术品表现的内容和艺术理论创新的源泉,而包含有原始母题的作品也更容易引起人们的共鸣,...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汉画像中也有不少神树,郑先兴先生认为汉画像中的神树,是葱郁茂密的原始森林中的生活场景作为集体记忆被事实唤醒在脑海中的印象,是汉代人集体无意识的反映。   其次是时代精神。...

    金爱秀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11/07461293231.html
  • 水流常急境常静——浅论日本茶道中的禅宗思想

    中的空或涅磐(智慧),并用生命即“无生死的生死”去阐述无意识。对禅匠来说,最终就是超越生死,到达无畏之境。茶道中也体现这种精神,“无意识”才能允许那么彻悟的弟子和茶人师匠瞥视其自身的无限可能性。  四...直接通向自身“宇宙无意识”的直觉存在,所有属于各种艺术的这些直觉之间,不应看作是彼此孤立的,而应看作是衍生于一个根本的直觉。剑士、茶匠以及其他各种艺术的师匠所掌握的各种专门性直觉,不过是一个大体验的...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473957741.html
  • 佛教与科学的对话:历史、现状及意义

    分析学派后期的代表人物荣格(Carl Jung)的研究以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为起点,但荣格以“集体无意识”(collective unconsciousness)和“原型”(archetype)为中心概念对宗教现象进行了新的诠释。他把宗教的根源定位于代表人类共有的原始潜能的集体无意识,认为以集体无意识为基础的宗教经验是一种心理上的实在。他对佛教的看法,集中体现在他对《西藏度亡经》、《涅槃道大手印...

    王萌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023865128.html